调理身体,很多人会选择中药材,但是中药材的种类有很多,有些功能还特别相象,比如说西洋参和黄芪,对它们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知道,二者都有补气的功效,那么有人就纳闷了,觉得气虚,身体没有力气,应该选择哪一个来补呢?它们有何不同?
二者区别
西洋参补气相对来说,更柔和一点,能够实现气阴双补的效果。比如整天说话很多,导致心力交瘁的人,有气虚症状的人,就可以用西洋参来补气,可以改善气虚引起身体疲劳,还能改善上火情况。体内火气上涌,就会容易损阴,有口渴的情况,用西洋参泡水就可缓解口渴。
黄芪,补气的同时可以固表止汗的效果,还能生发阳气。体内寒气过多的人,可以用黄芪补气,顺便赶走体内的寒气。气虚和阳虚的人,则是可以补气和升阳。黄芪是温性的,对调节脾虚会有很好的帮助。
总体而言,西洋参和黄芪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性质不同,一个是温性,一个是寒性,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就要用不同补气之物来补气了,以免让身体原本情况更严重。西洋参适合热性体质人食用,黄芪则适合偏寒体质食用。
西洋参和黄芪分别适合什么人群?
黄芪适应人群
气血不足导致疮疡溃烂者对气血不足导致疮疡溃烂面久不收口、反复不痊愈者,黄芪也具有一定益气、敛疮、托里排脓作用,且治疗效果较好,但此病人的疮疡一定不是由于热毒炽盛导致,而是因体质虚弱、气虚导致。
表虚自汗者中医认为表虚自汗多为气的固摄功能降低所致,黄芪可以益卫固表自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表虚不固、气虚自汗的人群。
气血两虚者
黄芪可以养血、补气同时又能行血,适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的患者,及血虚不能濡养筋脉引起的痹症、中风后遗症、肌肤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的人群。
脾气虚证
饮用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比如治疗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地治疗脾虚。
温馨提示: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经期、感冒发热、怀孕的人不适合喝黄芪水
西洋参适应人群
心律失常的人,身体容易疲乏的人
喝点西洋参水,能帮助强心,供血供氧,心脏也会慢慢变强壮,若是将西洋参、川穹一起用,会更好地保护心脏。
身体容易疲劳的人
喝点西洋参水,缓解疲劳,提神醒脑,整个人的状态都会逐渐转好。
血液循环有差错的人
用其他药材疏通血管的时候,可以加点西洋参,血管疏通效果会更好,不容易发生血管堵塞。
西洋参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
首先,过敏体质的人不宜服用,以免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次,发热的症状不宜服用西洋参,最后有吐血、失眠、烦躁、身热气盛、脉滑实有力者及大小便不通等实热证者,也要避免服用。#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