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诊的一位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反复高烧了4-5天,宝爸本身是中西医专业的,但近年来从事的是医药代表,负责某口牌药品推销,已经脱离临床5-6年。
结合孩子的体质特点和现有病症,我给孩子开的是小柴胡汤加味方,其中有党参。
喝完1帖,宝妈反馈说体温仍不降,再喝1帖,还是不降,食欲也更差。
昨天重新预约,仔细一问,她先生自作主张把处方里的党参去掉了。
强忍怒火,嘱原方续服1帖,党参必须加上,医院输液。
今天一早,宝妈来反馈,说昨天有加党参的,才喝2次,体温就由39.8慢慢降,昨晚睡前37.7,下半夜36.8,晨起36.3。昨晚睡得很香,早上一醒来就喊肚子饿,喝了一碗小米粥,下楼玩自行车去了。
我问宝妈,前两天去掉党参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她先生认为孩子正在发高烧,而党参是温性的,会使体温上升,所以去掉了。
被我猜着了,又是一例用西医思维来指导中医处方的典型案例。
中医的经典处方,尤其是经方,是历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
其配伍非常严谨,不可随意增删,
多一味、少一味,治疗方向可能就大相径庭了。
甚至同样的处方,只是调整其中一味药的用量,处方的功效都有变化。
这位宝爸眼里只有发烧这一个单独的症状,却忘记了中医最宝贵的“整体观”治疗思维。
孩子的发烧,只是生病后的一种表现,这个表现后面原因众多,病机不一而足,
如果纯粹是邪盛,正也不虚,不用党参是可以的,让处方丢掉防守,变成单纯的进攻,
然而,孩子已经反复高烧4-5天,期间多次用过退烧药、抗生素,
也被其他中医误诊误治过,不光有邪盛,也已经有正虚,邪争交争,正强大了邪就退却,
小柴胡汤里的党参,恰是扶正的点睛之笔,正气强大了,祛邪才有力啊。
好比两军打架,其中一方饥肠辘辘,胜败可知。
在本案中,去掉了党参,就等于丢弃了防守,
好比丢掉兵器,光着腚裸奔跑向敌阵,
结局是:送死。
所以,古今不少医家都认为党参是小柴胡汤里和柴胡齐肩并行的君药。
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里指出:“小柴胡汤妙在人参”
注:古代“人参”多认为是今天的党参。
另,党参属于桔梗科,富含植物激素的人参为五加科,都有一个参字,但差别很大,公鸡田鸡,都有一个鸡字,一个是禽类,一个是蛙类。世人认为孩子吃党参会早发育,纯属穿凿附会。
经方赵赵你的健康,我的快乐.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cana.com/dsry/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