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某,女,38岁年4月12日初诊:患者17岁时发现心脏病(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经常关节痛,曾生育两胎。
年出现心悸,气短,下肢浮肿,某医院诊为风心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开始用地戈辛等治疗。两年前有过两次脑栓塞。近一年病情加重。现一般活动则感心悸、气短、乏力、食少、口干、双下肢水肿。检查:舌质胖暗苔白,脉细数结代,心律不齐,心率98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明显水肿,血压/70毫米汞柱。郭老诊后:辨证:心悸、水肿。
立法:益气温阳利水。
方用:党参3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桂枝12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生姜12克、玉竹2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泽泻15克、制附片6克(先煎),益母草15克、炙甘草10克、生龙骨20克。
年4月19日二诊:服药后心悸、气短减轻,下肢水肿也减轻。舌胖暗,苔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6次/分,杂音同前。继服上方。
年5月3日三诊:服上方14剂,一般活动后无心悸、气短,下肢水肿消退,食欲进步,睡眠好。舌胖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绝对不齐,心率78次/分,杂音同前,下肢不肿。方用:党参30克、当归15克、玉竹20克、生地15克、桂枝12克、生黄芪20克、茯苓20克、白术12克、生姜12克、五味子10克、泽泻15克、柏子仁10克、益母草12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20克继服。
按:本例心脏病多年,心气虚,心阴亏损,心阳衰微,致脾肾阳虚,而发生心水,动则心悸、气短、乏力。给予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党参、泽泻温阳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水;当归、玉竹、生地、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心;生龙骨镇静宁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