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历史悠久、品种众多,不少的中成药名称极为类似,容易混淆。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容易混淆的中成药品种,供大家学习讨论,意在分清混淆,精准用药。
上次我们学习了血脂宁丸与血脂灵片(上期回顾:精准用药:血脂宁与血脂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
因为两者的名字里都有“人参”和“脾”,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补气和健脾的功效,你会认为“这两种药的功效差不多”吧?
其实两者虽然药物组成相近、名字相仿,但功效侧重却有不同。
一、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的简要表
二、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的药物比较
1、两者处方有八种药物相同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木香、远志、酸枣仁。
2、两者处方不同的部分
人参归脾丸方中的两种不同药物:
甘草、龙眼肉的配伍,增强了补血养血安神的作用。所以偏重于补气养血。
人参健脾丸方中的3种不同药物:
山药、陈皮、砂仁等理气药配伍,增强了益气健脾之作用。所以偏重于健脾理气。
三、人参归脾丸——补气养血古今第一良方
人参归脾丸,源于宋.《济生方》,原名归脾汤。归脾汤多用益气补脾药,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脾能统血摄血,则血自归脾,故名“归脾汤”。后来经过实践和处方的调整,成为非常著名的药物,号称“补气养血古今第一良方”。
1、药物组成分析
人参、黄芪补脾养气,共为君药;
当归为补血之圣药,龙眼肉补脾益气养血以安神,共为臣药;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助生血之源,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宁心,酸枣仁养心益肝,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共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合而成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效。
2、正确选用人参归脾丸
如果您的症状是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贫血、神经衰弱等,那么您可以选择人参归脾丸。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医生用它治疗因气血两虚而致经常失眠,神经衰弱,获得了非常的疗效。甚至有人称其为:顽固性失眠的特效药!
但是,本品不适合身体强壮而不虚的人群。
3、人参归脾丸与归脾丸有异同
有一种中成药“归脾丸”,与人参归脾丸不是同一种药。
人参归脾丸用人参,归脾丸用党参,其他的药物成份均相同。
人参的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的功效为: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不言而喻,两者在补益作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四、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处方源于明.《景岳全书》中的大健脾丸。经过北京同仁堂的长期生产并不断加以修治,改名人参健脾丸。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
本方主治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升降不调之食欲不振、泄泻、疳积。
方中人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
黄芪助君药补气健脾;茯苓、山药、砂仁健脾化湿和胃;共为臣药。
陈皮、木香理气醒脾;当归、酸枣仁、远志养血宁心,有助脾胃运化;共为佐药。
全方以补为主,以行为辅,气血兼顾,共奏健脾养胃,化湿止泻之功。
如果您的情况是脾胃虚弱所致的身体瘦弱厌食、腹胀纳差、泄泻、腹部胀饱、完谷不化、消化不良等,那么您则应该选择人参健脾丸。
★文中图片有的来自网络,首先致谢!若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并致歉。
文章编辑:杨雅媛
上期回顾:精准用药:血脂宁与血脂灵下期预告:左归丸与右归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