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健脾丸以及启脾丸为临床常用的补益类中成药,且三者药名仅有一字之差,如不认真区分则易出现混用现象,那么三者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归脾丸处方
党参80g白术(炒)g炙黄芪80g炙甘草40g茯苓g远志(制)g酸枣仁(炒)80g龙眼肉g当归g木香40g大枣(去核)40g
健脾丸处方
党参g白术(炒)g陈皮g枳实(炒)g山楂(炒)g麦芽(炒)g
启脾丸处方
人参g白术(炒)g茯苓g甘草50g陈皮50g山药g莲子(炒)g山楂(炒)50g六神曲(炒)80g麦芽(炒)50g泽泻50g
处方解析
01
归脾丸:
适用于心脾两虚而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昏头晕、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之证。
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归经,故方中使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脾以统摄血液;血不归经则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故用龙眼肉、酸枣仁、茯苓养血补心以安神定志;更用木香行气助运,以防补药腻滞碍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心、气血双补之功。
02
健脾丸:
适用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之证。
方中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以资运化;山楂消肉类食积;麦芽消谷类食积;陈皮、枳实理气和胃,枳实又可消积化痞,佐以党参、白术,则消积之功更捷而不伤正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开胃之功。
03
启脾丸: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方中用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陈皮调理胃气使胃气顺畅;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山楂、麦芽、神曲可消肉类米面等各类饮食积滞;泽泻能利尿渗湿而除胃肠湿热。对脾胃有湿热,出现头重、目昏、耳鸣的,能渗其湿并使热随湿退,使脾胃功能正常,清气上升,头眩消失、耳聪目明。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之功。
鉴别用药
三者均可益气健脾;健脾丸、启脾丸均可健胃消食。
01
归脾丸:
纯为补剂,偏于补气血。用于心脾两虚而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昏头晕、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归脾丸治疗失眠症40例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归脾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唑仑联合归脾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联合归脾丸治疗失眠症疗效可靠。
——《中国医学创新》年第11期
归脾丸可治疗多种心脏病
摘 要:归脾丸出自宋代的《济生方》,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中成药。它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合有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慌心悸等心脾两虚症状的患者使用。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和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早搏
——《求医问药》年第5期
02
健脾丸:
偏于消食,主要功效健脾开胃,小儿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最为常用。
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66例疗效观察
摘 要:方法:将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以中药健脾丸治疗;对照组42例以西药多酶片、复合维生素等常规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丸具有扶正健脾作用,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新中医》4年第4期
药王孙真人浓缩丸
莫沙比利联合健脾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莫沙比利联合健脾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项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对胃部烧灼感、上腹痛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健脾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良好,优于单一的口服莫沙比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吉林医学》年第12期
03
启脾丸:
偏于消食,主要功效健脾和胃,侧重于脾胃虚弱兼有湿邪而致的消化不良,通过攻补兼施,标本兼治,而达到治疗脾虚食积的效果。
启脾丸治疗小儿地图舌40例
摘 要:为观察启脾丸对小儿地图舌的治疗效果,对60例小儿地图舌患者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40例采用启脾丸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乳酸菌素片治疗(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30例完全治愈,总有效率95%;对照组无完全治愈病例,总有效率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3,p<0.05).提高启脾丸治疗小儿地图舌效果较满意.
——《宁夏医学院学报》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