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现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更是高发。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被归为“胸痹”的范畴。这一疾病在历代医家论述中均有涉及,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暮死”这便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描述。
临床经验总结来看,我认为,冠心病多与脾虚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医理论中,心与脾的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负责将血液输送至全身;脾主运化,负责将人们日常所摄食物,转化为气血等精微物质。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脾虚,则心气不足,无法滋养血脉,心脉失养时间过长,则会引发冠心病。另一方面,脾虚,则血液运行不畅,容易造成心血凝滞,也容易导致冠心病。
其实,《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变动,出于胃气。”
就拿我曾经的一个门诊患者来说,她当时是58岁,患上冠心病已经有5年了,期间做过2次支架,也一直在服用药物,但是后来又感觉到了胸闷、胸痛、痰多,日日难眠。她实在是年纪大了,不敢再冒险做第三次支架了,于是想转投中医,保守治疗。通过朋友的介绍,她找到了我。
刻诊:患者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痰多,心慌。
开方:黄芪、党参、枳实、当归、瓜蒌、川芎
我来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我要这样开方。
首先,我们要看到患者的情况。她舌苔厚腻,脉沉细,这就是脾虚的表现。上面我们也说了,脾虚就会行气无力,血行不畅,所以会出现胸闷的问题。气血凝滞,凝则堵,堵则不通,不通则痛嘛,所以又会出现胸痛的症状。
所以这里,我用枳实,来帮助患者开郁行气,把路先给疏通。瓜蒌在此的作用则是化痰,也是疏通的功效。路通了,没有气血仍然行不通。所以第二步就是补气和补血。黄芪和党参都是补气的良药,当归和川芎则可以来养心血。
而且黄芪和党参还能同时健脾,把导致冠心病的根源给解决了,患者自然而然可以痊愈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患者在吃了6剂药之后,胸痛胸闷的症状减轻了不少,之后又坚持吃了一个月的药,胸痛胸闷症状基本消失,痰也没了,可以睡个好觉了。
患者被治愈后,特别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我以前都没接触过中医,本来也是将信将疑,想着死马当活马医的,但没想到您竟然真的给我治好了。我对中医彻底改观了,我以后一定会跟我身边人多宣传中医的,张医生,您一定要将中医发扬光大啊,不知道多少人还跟我一样,饱受冠心病折磨呢。”
其实,我当初踏入这个行业,又何尝不是被中医的魅力所折服的呢?
中医被传承了千年,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人文精神,足以让我受益终身。将中医发扬光大,是我二十多年来一直的追求,我也相信,我会继续坚持更多个二十年,帮助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