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党参 > 党参论述 > 正文 > 正文

老产业要跟上发展新步伐经济日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1 11:43:43
走进5月的甘肃岷县,田间地头长势喜人的中药材地里,总能看到药农们忙碌的身影。作为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岷县境内有种中药材,尤其以已有多年种植历史的当归闻名。从家家户户散种到如今的专业合作社统一绿色标准化种植,岷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产量15.5万吨。如今,岷县形成的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中药材主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中药材作为商品,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绿色标准化就是岷县中药材提升质量“随行就市”的重大变化。而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成立,便是岷县中药材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强大助力。当地村民忙完自己地里的活,便走进就近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里,切割、晾晒、包装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各司其职,忙碌而幸福。怎样让有限的土地里种出的中药材卖出最好的价钱?这是生息于此的村民们最朴素的心愿。如今,岷县中药材的年加工量达到4万多吨,其中饮片多吨,市值40多亿元。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岷县中药材这个老产业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为了提高了单个合作社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又成立了联合社,通过信息共享,抱团发展,不仅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的话语权,也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而龙头企业的加入又开辟了新的天地。记者欣喜地看到:在这里,中药材的延伸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附加值在不断增长。岷县已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下,以膳食饮片、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提取物、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中药大健康产品格局。同时,电商产业的发展,让岷县中药材充满了活力,也再次提振了药农们的发展信心。老产业要顺应市场,在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延长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走融合发展之路,让“老产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无疑是岷县中药材最好的成长之路。(经济日报记者赵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cana.com/dsls/1211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党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