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各种参类是常用的药材,可以做成参茶,参汤等,但名字里面包含有参字的药材其实有不少,各自有其不同的作用,下面把五种常见的具有滋补作用的参跟大家介绍一下。
人参: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生晒参”和“红参”等。人参采挖洗净后不经过蒸制就直接干燥的称“生晒参”,经蒸制后再干燥的称“红参”。(“高丽参”特指产于朝鲜半岛的人参,大多加工成“红参”,质量较优。)“生晒参”和“红参”从外观上很容易分辨,生晒参外皮灰黄色,不透明;红参表面红棕色,半透明。生晒参药性微温,红参药性温,红参较生晒参更为温补,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使用。人参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每次常用量:3-9克。
西洋参: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药性凉,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每次常用量:3-6克。
党参: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干燥根。药性平,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每次常用量:9-30克。
太子参:
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药性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每次常用量:9-30克。(太子参药性较党参更为温和,但味道一般,煮汤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先由小量开始,例如每次5克)
沙参:
沙参有南北之分,北沙参和南沙参除了产地不同之外,其来源的植物品种也并不相同,但二者的作用其实是相似的。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药性微寒,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每次常用量:5-12克。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药性微寒,除了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之外,还有化痰、益气的作用。每次常用量:5-15克。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在上面介绍的五种常用的参类中,若是体质偏虚寒,需要温补阳气的,可以用人参(生晒参、红参);若是体质偏阴虚火旺,需要滋阴清热的,可以选用西洋参、(南/北)沙参;若是体质无明显偏寒、偏热的,可以选用药性平和的党参、太子参,健脾补气。
专家介绍
郑诗凯
主治中医师,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医十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在省级、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法方药治疗各种内科杂病,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小儿厌食以及失眠、药膳调理等。
医院
来源:中医科编辑:十二小宣投稿邮箱:tougao12h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