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过,迎来了冬季。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如果在冬季懂得养生,通过正确的饮食和药膳、汤水等手段,即可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的目的,也可以为来年打下好的身体基础,那我们该如何做呢?且听专家如何支招。
立冬吃饮食减咸增苦,喝粥巧养脾胃
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此时肾气当令,饮食宜减咸增苦,可多食牛肉、羊肉、猪瘦肉、鸡肉等温热松软食物补肾,同时也食用一些味道偏苦的食物,比如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以养心气。
为御寒,吃肉类食物会偏多,常会伤及脾胃,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在冬季应注意适时添加健脾消滞、促进消化的食品,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老年及小孩脾胃较弱。此时可适当多喝药膳粥,如羊肉山药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
补食补药补相结合,调体质因人而异
俗语云“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池晓玲说,冬季进补,以食补药补相结合为宜。可选用牛肉、羊肉、鸡肉、狗肉、枣、莲子、核桃、龙眼、芝麻、木耳、蜂蜜、板栗、枸杞、熟地、黄精、党参、山药等食物或药食两用食物调配药膳。
重点推荐九大药膳:枸杞鸡肉汤、枸杞糯米粽、山药黑芝麻糊、糯米红枣粥、桃仁芝麻糊、银耳炖冰糖、桂圆莲子汤、鹿角胶粥。
进补需要根据体质进行选择,比如平素气虚的患者,可以多吃党参、淮山、黄芪、黄精等健脾补气之品,药膳如黄芪山药粥、黄芪枸杞乌骨鸡等。
平素阴虚者,可以多吃枸杞子、女贞子、雪耳等补肝肾、养阴之品,药膳如银耳炖冰糖、枸杞茶等。
平素血虚者,可以多吃阿胶、大枣、当归等补血之品,药膳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平素阳虚者,可以多吃羊肉、羊骨、牛肉、杜仲等补肝肾、养阳气之品,药膳如淮杞炖羊肉、杜仲牛膝汤等。
汤润燥补血健脾,养生汤任你选
立冬时节,可适量多喝点调理气血的汤,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林举择特别推荐了以下几款冬季应节汤。
(1)养血补虚,滋阴益肾
双胶炖乌鸡汤
中医认为,花胶味甘、性平,有补虚扶正、养血止血、补肾固精等的食疗功效。阿胶自古是我国的滋补上品,且具备性平味甘、补而不偏的性质,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良好疗效,特别适合大家秋冬滋补食用。
乌鸡是禽类中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却较低的食品,中医认为它入肝、肾经且补而不燥。
双胶炖乌鸡汤是入冬后的滋补靓汤,特别适合气血亏虚体质人士或者体弱多病的街坊。
花胶50克,阿胶一块(约33克),乌鸡约克,红枣5颗,桂圆10克,生姜2片。
花胶用冷水浸泡软,置有姜葱各少许的沸水中汆水片刻,之后洗净,切成小块;乌鸡宰洗干净,去掉鸡头、鸡肠肚和鸡屁股,斩小块后汆水备用;红枣去核。所有材料共入炖盅内,加入清水毫升左右(约6碗水分量),加盖后隔水炖3小时,进饮时方下适量食盐温服。这是3-4人分量。
(2)清肺热、润燥生津
金银菜无花果煲鹧鸪汤
金银菜是指白菜和白菜干的组合。经过霜打的深秋白菜尤为“甜”、“软”、“甘”,能生津止渴,清肺胃热。而白菜干有通利肠胃、宽胸利膈、清热除燥的功效。两者组合能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养胃生津、利尿通便等。
无花果有健脾、润肠、利咽、防癌、滋阴等作用。鹧鸪肉质性温,味甘,在秋冬季平补作用明显。金银菜无花果煲鹧鸪汤清补平和,能清肺热、润燥生津、益胃和中,可有效减轻入冬之后出现的各种“燥证”,一家老少均可饮用。
新鲜白菜克,白菜干克,干品无花果5粒,鹧鸪1只,猪瘦肉克,瑶柱50克,蜜枣1颗,生姜3片。
鲜白菜择洗干净;白菜干浸泡软后冲洗干净,剪段备用;鹧鸪宰洗干净后斩大块飞水;猪瘦肉洗净后切大块飞水;瑶柱和无花果稍浸泡,洗净。除新鲜白菜之外的其余材料倒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毫升左右(约10碗水分量),武火煮沸后再改文火慢熬1.5小时,之后再把新鲜白菜加进去煲半小时即可。进饮时下盐温服。这是3-4人分量。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映平图/视觉中国责编/张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