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是春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4月20日是今年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谷雨的到来也就意识着春天的即将远去。
谷在此时播种,雨水应时而下,所有农作物都要趁着这润泽的雨水,开始又一个生命的轮回。谷雨节气之后,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也明显开始增加,空气湿度逐渐加大,湿热交加,让人一天都感觉不舒服。因此谷雨时节的养生一定要重视。
谷雨养生该怎么做呢?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一些养生专家提醒要谨防湿邪侵入人体,健脾益肾,利水祛湿,为安然度夏打基础。此时养生最适宜首选就是健脾祛湿。
中医上根据人体体质的不同,把人的体质分为金、木、水、火、土,而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也应该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养生方式。
金形人宜疏肝清热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饮食调养:可多吃疏肝清热,益肺补肾之品,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蜂蜜、桑椹、芝麻、花生等。
推荐运动:多外出踏青,并可通过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药膳选择:药膳可选择“薏苡仁芡实橘皮粥”:薏苡仁50克,芡实15克,橘皮5克,粳米克。将薏苡仁、橘皮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成粥。有疏肝解郁,培补脾肾的功效。
木形人宜疏肝健脾
体质特点: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饮食调养:宜多服疏肝健脾,清热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和甘草等。
推荐运动: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
药膳选择:党参黄芪粥(党参10克,黄芪15克,大米克。将党参、黄芪洗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30分钟,再用文火煮沸40分钟,去除中药后,放入大米煮成粥即可)和虫草黄芪煲乌鸡(乌骨鸡半只,虫草3~5克,黄芪30克。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然后与虫草、黄芪、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共煲,待鸡肉熟烂时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水形人防寒湿入侵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饮食调养:预防寒湿入侵,避免久居湿地。应多吃健脾祛湿之品,佐以调补肝肾之品,如淮山、土豆、扁豆、鲫鱼、猪肉、茯苓、土茯苓等。
推荐运动: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极拳等,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
药膳可选择“参枣米饭”:太子参15克,陈皮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大枣20克,粳米克。将党参、陈皮、白术、茯苓、猪苓、大枣放在锅内,加适量水泡发后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及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饭即成。有补气养脾和胃的功效。
火形人宜疏肝解郁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饮食调养:宜多服疏肝解郁、清热祛湿的食物,如青瓜、蒜薹、枇杷、杨梅、番茄、扁豆、苡仁、木棉花、郁金、猪苓等。
推荐运动:可进行慢跑、球类动态运动等,以避免外邪侵袭。
药膳可选择“扁豆苡仁粥”:扁豆20克,薏苡仁30克,木棉花30克,猪瘦肉克,粳米克。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扁豆、薏苡仁、木棉花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
土形人宜健脾祛湿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
饮食调养:宜多吃清热祛湿,健脾理气之品,如冬瓜、香蕉、菠萝、陈皮、淮山、扁豆、苡仁、鸡蛋花等。
推荐运动: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以不疲倦为度,不宜出汗过多。
药膳可食用“半夏山药粥”:法夏15克,鲜山药克,陈皮5克,粳米克。将法夏用温水淘洗数次,以除去矾味,再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丁。把法夏、陈皮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取克清汤,去渣后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山药,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有健脾和胃祛湿的功效。
谷雨时节之后,夏天马上就要来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养生的工作,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坚持运动锻炼,均衡饮食,做好迎接夏天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