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最重要的当然就是防止中暑。气候闷热,人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这样就可能是中暑了。
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
尽量不要在白天高温时外出,若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室温要适宜,不要贪凉快,长期躲在空调房内吹冷风;还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衣料的选择上,暑天着装以棉、麻、丝为首选;可随身准备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有些人在出汗后喜欢马上用凉水冲澡,还有些人则选择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就躺下了。其实,如果这样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阴暑。一般的人都知道夏天要防中暑,但是对阴暑症却往往认识不足。
阴暑其实也是中暑的一种。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湿的入侵,症状不像常见的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所以,在消暑时别太贪凉,要预防阴暑的发生。
另外,中医认为身体要适四时之法常,让身体顺应炎热的天气,才不会出现过激反应。暑热时节,昼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普遍受到影响。但是,这时节更应早睡早起,保证休息时间。有条件的,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让大脑和肠胃都休息一下。
不同体质巧养生虽说夏至是一年当中昼长、夜短的时候,但一年中暑气盛,要酝酿到大暑时节。大暑期间阳气旺,有利也有弊。在日常保健养生时,就要顺应自然,避开时节的“弊”处,采用降暑、清热、祛湿的养生方式。
中医讲究辨证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时节的养生重点不一样。例如容易出汗的气虚体质的人群在大暑天出汗更多,此时应当侧重补气生津;阳虚者脾胃虚寒,需要健脾和胃。
不过,由于大环境的暑热湿特点一致,所有体质的人群都适合降暑、清热、祛湿的养生方式,只不过在饮食的选择、食用频率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
冬瓜等凉性食物,在暑天经常作为祛湿菜肴出现在餐桌上。但阳虚质的人群脾胃虚寒,不宜吃过寒的食物。可以通过爆炒、焖煮的方式,降低冬瓜的寒气,保留了降暑清热的作用。同时,阳虚质人群可以多食用淮山、莲子等有健脾功效的食物。具体不同体质的人要如何巧吃蔬果解暑,请看下面的暑天养生食谱▼
阴虚质:老鸭煲冬瓜汤
阴虚质的人群需要滋阴,食用冬瓜时,可以采用有滋阴作用的老鸭煲冬瓜汤,加入沙参、麦冬等,也有养阴润肺的功效。平常也可以多食用莲子、百合等滋阴食物。
气虚质:党参北芪煲节瓜
气虚质的人在大暑天出汗多,容易感冒,因此,可以适当侧重补气生津的方式。除了凉性重的冬瓜,还可以选择更加正气的节瓜。党参、北芪炖节瓜汤,特别适合老年体弱、大病刚愈的人群。太子参、五指毛桃煲鸡汤,也是气虚质的一道养生佳品。
湿热质:陈年萝卜干煲冬瓜
湿热人群的祛暑湿需求更大,高温时节湿热人群还容易胃口差,可以用陈年萝卜干煲冬瓜,既降暑,又消食导滞。夏季也是莲花盛开的季节,湿热体质可以用莲叶、莲花、莲子等煮水,或者用西瓜皮煮水,有清热、利尿、养胃等作用。
痰湿质:陈皮冬瓜汤
痰湿质人群容易脾胃虚寒,易生痰,可以在冬瓜汤中适当加入陈皮、扁豆、云苓等药材,有助于健脾化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