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党参 > 党参论述 > 正文 > 正文

末伏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29 12:39:23

年8月10日进入末伏,

8月19日出伏,这一天是末伏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一过就代表着最热的三伏天已经过去,天气会慢慢变凉,迎来秋季。

末伏是什么意思1、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2、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3、也作终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为止。

末伏养生

1、养阴补虚

气虚体质(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用党参、黄芪、西洋参沏水或者做粥。

血虚体质(面色苍白,口唇淡白,肌肤枯涩,夜热盗汗,舌淡红无苔)可以用红枣、桑椹做粥、当归、何首乌,在炖肉、炖鸡汤时也可以加点。

阴虚的体质(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可以用五味子、麦冬、百合、山药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2、防空调病立秋之后,秋老虎还很虐人,很多人恨不得抱着空调睡,但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腰肩疼痛、腹痛、吐泻、伤风感冒等症状。因此空调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即便开时间也不易过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另外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应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的,如果自己避不开就拿件薄外套穿上吧,别怕别人笑话,自己的身体得自己心疼。3、防霉变立秋,天气闷热,湿度较大,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因此碰到天气好就多通通风,晒晒被,发霉了的食物也别心疼,该扔就扔吧。4、谨防秋燥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立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各组织均感水份不足,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容易受风,易引起头痛、流泪、鼻塞、咳嗽、咽干、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5、祛湿滋阴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注意,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过多。6、调理脾胃立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多吃点促进脾胃功能恢复的食物,如芡实、山药等。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

往期推荐

立秋---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08-07

人生唯一的捷径是什么?台湾『第一才子』告诉你答案!

-07-20

脑洞大开:我的身体是宿主!

-07-10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ngcana.com/dsls/9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党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